在這里,你就是風景~巴德美際,把校園,做成了成長博物館
2020-11-17 來源: 成都名??蛻舳?成都名校網每個孩子,
都應該是閃耀的一顆星。
每一顆星,
都是對校園最美的點綴。
畢加索說,
每一個兒童都是藝術家。
巴德美際學校,
就為學生提供藝術創作的舞臺。
美術教室的創意墻、
科學教室的自制下課鈴、
打造成畫廊的過道……
用畫筆,
繪出自己心中的歡樂與憂傷。
那作品,
已然成了學校的風景線,
這風景線里,
記錄著孩子的成長。
在這里,
用一個個與眾不同的場景,
為孩子們搭建融合式學習場所。
美術教室
師生一同手繪的創意墻
想盡辦法阻止孩子在墻上亂涂亂畫,幾乎是大多數家長的真實寫照。但在巴德美際學校,老師竟然帶著孩子們在墻上“涂畫”。
開學的美術課上,老師就帶著孩子們一起用畫筆布置了美術教室。孩子們在玻璃墻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,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,開始了盡情地創造。
待孩子們畫完之后,美術老師進行了鉤邊美化,于是有了這一面出自學生之手的創意墻。據美術老師介紹,整面墻孩子們只使用了紅黃藍三原色,“我們希望讓孩子敢于無限去創想,使用三原色,也是希望孩子們能繪制出更色彩斑斕的未來?!?/span>
第一堂美術課上的作品,第一堂手工課上疊的紙飛機,第一堂陶藝課上做的泥塑……半學期過去,美術教室里也放滿了孩子們的各種創作,從半成品到成品,從粗曠到細膩的筆觸,每一幅作品都烙上了孩子們成長的印記。
過道
孩子們課間徘徊的畫廊
小學部三樓透明的玻璃房頂下,
是孩子們課間嬉戲的過道。
天晴時,可以用手觸摸透過窗戶的陽光;
下雨時,雨滴在房頂匯聚成水流也盡收眼底。
與其說它是過道,不如說它是孩子們的定制展廳。
四周的墻上,掛滿了孩子們的作品。
或是畫上喜歡的花草,或是畫上見過的動物……
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,
學校將他們每一幅作品精心裝裱,
匯聚成屬于孩子們的作品展,
也是孩子們的成長展示。
墻上寫著:
如果有人能把他的愛舉上天,
像光芒里的一片云。
在巴德美際,
我們不選擇優秀作品展示,
讓每個孩子的作品都得到展示。
帶領孩子去面對差異,
通過教育去引導差異,
給每個孩子綻放自己光芒的機會。
我們用各式各樣的空間,
為孩子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場景式教育。
科學教室
孩子們動手造了一個“地月系”
小學部的科學教室,更是孩子們創想的天地,甚至連下課鈴聲也是與眾不同。
一顆彈珠,幾片廢棄紙板,孩子們在科學老師的帶領下,創造了一個自己打鈴的設備。只需要將彈珠放進指定位置,彈珠便能順著軌道打響悅耳的下課鈴。
“這個是地球,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大陸的視角。這個是月球運轉的軌道,這些小的都是小星星……”如果你走進小學部的科學教室,孩子們會非常自豪地向你介紹他們用超輕黏土捏出來的“地月系”。
在科學教室另一側的窗戶上,掛滿了一個個小瓶子,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里面還發出了綠芽。這間教室里,每個孩子都有一粒屬于自己的種子,他們可以隨時取下來觀察種子的生長。
教室
孩子的成長博物館
小學部的教室,每一間都是與眾不同,獨一無二的,每一面墻都是關于孩子的成長。
“我喜歡語文,讀書,是我心中的桃花源?!?/span>
墻上,寫滿了孩子們對各個學科的感受,也掛滿了孩子們的每次作業,不論好壞,不論優秀與否。
而有的教室,還為孩子們開辟了一面疑問墻,收獲到什么?還存在哪些疑惑?教室的每一面墻,都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博物館……
行走的圖書館
孩子在哪,書就在哪
讀書,能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在巴德美際,除了擁有藏書12萬冊的三層樓獨棟圖書館之外,每個角落都是孩子們閱讀的天地。
在小學部,各個角落都放滿了圖書,孩子們可以隨時席地而坐,而手邊便是各類圖書,孩子在哪,圖書就在哪。
根據每個月的閱讀主題,圖書每個月還會進行更換,帶著孩子們從字里行間去收獲成長。
在巴德美際,
每一面墻,每一間教室,
都是為孩子們量身定制的教育場景,
都記錄著孩子們的學習成長,
成全每個孩子,
生長成最獨特的自己。
如果孩子能把他的愛舉上天,
巴德美際就愿意給孩子最大的寵愛,
給他一個宇宙。
版權歸成都名校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
報料電話:18280222322 劉博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