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在拼命上課,就是在拼命學習!又暖又嚴的北師大實驗,讓老師們來了就想“拼一把”!
2020-11-18 來源: 成都名??蛻舳?成都名校網“這里的老師很拼哦,到哪參賽都拿獎,還經常被邀請當評委?!?/span>
“雖然是民辦,但他們的師資水平和公辦名校不差上下,老師穩定性比有些名校還好!”
在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中學門外(下簡稱“北師大實驗”),只要打聽起學校的老師,你就能聽到家長們這樣評價。
因為,學校官微經常會發布老師們各種參賽信息,家長們隔三差五就看到自己孩子的老師“又獲獎了”!
就在樹德中學教育集團剛剛舉行的第十五屆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中,北師大實驗的老師再次終斬獲了3個教學設計特等獎、5個一等獎、8個二等獎,4個錄像賽課特等獎、7個一等獎……
往前一段時間,學校還在市級評比中,誕生了一大批優秀老師:四川省中小學名班主任、成都市師德標兵、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、成都市教壇新秀、成都市優秀德育工作者、成都市優秀班主任,等等。
當你問他們為什么能取得今天的榮譽時?老師們的答案,會讓你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北師大實驗!
溫暖之中有競爭,慷慨之中帶點嚴,每個詞的背后都有一個關于“教師培養”的故事。
“一個老師能否快速成長、發展,一定跟自己的努力和外在平臺有很大關系?!闭n程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王健洪,一句話道出了老師們的心聲。
作為北師大實驗的一名“鐵粉兒”,王健洪經常跟青年老師們講自己的優秀教師“養成記”。
2007年從北師大碩士畢業,王健洪回到成都,一眼看中了北師大在成都的附?!睅煷蟪啥紝嶒炛袑W,這一來十幾年如一日地熱情滿滿,沒有一絲懈??!
說起原因,王健洪感慨不已,“我在學校,基本上沒遇到什么挫折。
劉校長很尊重我的想法,對其他青年老師也是,非常信任。尤其是遇到坎兒時,大家都能理解,甚至拉你一把,我覺得這不是每個學校都能做到的?!?/span>
據了解,校長劉增利非常關注年輕老師的發展,沒有領導架子,年輕老師搞活動,參觀博物館、工廠,他都會參加。
王健洪當年想從高中轉到初中教學,就是在劉校長的支持下,成功轉型。
如陽光照耀,處處溫暖和煦的北師大實驗,讓王健洪不斷向上,盡情生長!
就在兩年前,他上任課程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,肩負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任!
在全面深入了解教師差異后,王健洪綜合北師大平臺教育資源和學校個性化需求,三次改稿,為學校打造了一個龐大而又先進的教師管理體系——“卓越教師計劃”!
王健洪介紹,北師大這個教師計劃,打破了傳統學校教學、德育兩條線的管理模式,探索以教師為核心,教師、課程、評價三位一體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。
在整個成都市,這種改革理念都是遙遙領先的!
嚴謹、規范的培養和評價體系,讓新進的青年老師們深深受益,比如初中地理老師任靜、初二物理老師柯悅、高一英語老師鄧梅等。
任靜:新進的骨干教師,也要重新拜師學藝
2018年9月,任靜從一所公辦名校來到北師大實驗,親身經歷了學校卓越教師計劃的“洗禮”。
“感覺我們每天不是在拼命上課,就是在拼命學習!” 任靜介紹,2年時間,自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,在這里自己體驗了前所未有的充實和精神富足!
她說,新老師們認可學校,不僅因為校長好、資源多、同事關系融洽,更重要的是老師們真的能夠得到發展!
作為川師大畢業的研究生,任靜在入職北師大實驗之前,已經是市級骨干教師。
但來到這里,依然是一個“新老師”,除了要接受一系列的培訓,還要重新“拜師學藝”。
“剛來學校時,因為面臨的學生和以前有很大差異,教學方式也有所改變,很多地方不能適應。學校給我配了兩三個師傅,一年一個,很快就度過了適應期!”任靜說。
據介紹,這種“師徒結隊”就是北師大實驗“卓越教師計劃”的一部分。
新老師每年都由一個師傅來帶,一共需要學習三年。三年時間,師傅必須把徒弟帶出成績,能夠獨當一面!
任靜透露,自己的幾位師傅都是學校比較厲害的人物,第一年是地理組組長陳東群老師,第二年是常年帶高三的向光榮老師。
兩位師傅會手把手教她備課、上課,為了保證教學水平不斷提升,任靜要聽夠師傅40節課,師傅也要反過來聽她的課,聽課之前還要給師傅看教案,教案合格才能講課!
在班上,她還跟著有10多年帶班經驗的嚴光森老師,學習班級管理。
除了師徒結隊,在教學資源上,學校對新老師也是傾其所有、傾囊相助。
任靜介紹,老師們平常還會參加學校各種各樣的培訓班、參觀交流、扶貧支教等活動,來提升專業基本功。
“從進校就要接受集團的在線培訓,以后還有什么讀書沙龍、外出參觀交流、影視賞析 、推門聽課,以及清華、北大、北師大的教授講座,校長親自操刀的專業成長談話,等等!”
一系列的學習和培訓,任靜這兩年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。
“論文拿下市二等獎,2019年參加E優課,代表四川地區上過地理公開課,還拿了一等獎。今年疫情期間,還被邀請參與四川省云教電視課堂的視頻課研制,家長評價非常好!”任靜回憶說。
柯悅:“預見方能遇見”,校長們的教誨讓她受益匪淺
畢業于哈工大的柯悅,來到北師大實驗剛剛半個學期,但已經經歷了遠程培訓、校內自主培訓和校本研修等等。
“我們北師大平臺的遠程培訓,邀請了很多北京名師給我們講課,王健洪老師還要檢查我們的聽課筆記?!?/span>
柯悅告訴小編,前段時間,自己還和另外一個年青老師接受了七中萬達組織的巴蜀課程培訓。
學校向來鼓勵年輕老師出去搞科研,也提供了很多磨練的機會。
“這次課程,邀請的是物理界的一位名師講的物理實驗,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!”柯悅說。
不過,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校內培訓,校長劉增利曾親自指導她講課,“學思課堂要講練結合,千萬不要滿堂灌,甚至超出學生的認識范圍。給學生留白,效果會更好!”
除了劉校長,副校長張文勇也曾指導青年教師:“‘預見方能遇見’,老師一定要擴展學生視野。只有告訴學生他有哪些可能,他才能成為你想要的某一種人?!?/span>
這句話一直鼓勵著柯悅,在教學中也不忘貫穿這樣的教育理念。
鄧梅:老師們的科研水平太厲害!
“希望未來三年能在市級比賽中拿個一等獎!”高一英語老師鄧梅笑著告訴小編。
今年上半年,鄧梅從第一家單位綿陽中學,投身北師大實驗,發現這里老師的科研水平比綿中還要厲害。于是暗暗發誓,一定要趕上前輩們的步伐。
“學校對老師的科研能力考核比較嚴格,每學期期末,老師都要上報自己的論文數量進行考評,化成積分進行獎勵?!编嚸氛f。
而她之所以從綿中來到北師大實驗,也是因為自己從北師大碩士畢業,對這里有天然的好感。
“來到學校,王健洪作為師兄,又作為教師發展中心的主任,對我們年青老師很照顧,特別熱心!所以,盡管工作量上沒有大的變化,但我更喜歡這里!”
對很多教師來說,北師大實驗這個平臺其實不大,跟四七九比起來,它能調動、獲得的東西是有限的。但這里的老師們都覺得,自己獲得的資源不必比那些名校少!
“原因很簡單,人家有,不一定愿意給我呀。在這里,盡管它有限,但它愿意給我,給我的很多?!?nbsp;
鄧梅表示,自從進校后,她和其他青年老師一樣,接受了各種各樣的教師培訓??犊蠓降谋睅煷髮嶒?,讓她對未來充滿了動力和信心。
“我今年帶的這個班是初中直升上來的,基礎比較好,到高三時,爭取我們英語的班平能達到140分左右!”
讓所有老師不斷產生歸屬感,不斷取得進步和榮譽,這就是北師大實驗打造的“A計劃”!
它不僅有強大的培養體系,還有嚴格的管理評價體系!
“我們現在的新老師,很多是從六大部屬師范院校來的,并且多數是碩士學歷!”
王健洪介紹,自從卓越計劃實行以來,學校對新老師的選拔標準更加嚴格了,985和211師范院校的青年老師比例不斷上升,老師質量越來越高!
并且,這幾年,學校也培養了一批省市特級教師、省市學科帶頭人、省市優秀青年教師、骨干教師等,全校150近位老師,65%以上的教師具有中高級職稱。
培養優秀老師,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工程!
在北師大實驗,一個新老師從入校,要經過大大小小的培訓,以及各種研討會、交流活動等等,才能順利走過合格老師、骨干教師、卓越教師三個層級。
并且,每個層級都有五個維度去考核教師,職業道德、通識素養、教育教書能力、學術能力、輻射影響。
可以說,最后一路通關站在金字塔頂的老師,都身經百戰!
“學校會從50個指標來考核老師的科研能力、課程開發能力、教研能力!但,我們所有指標都是自選動作,不是規定動作,主要還是鼓勵老師們創新,營造濃厚的學風和教風!”王健洪告訴小編。
這樣一來,每個青年老師都能均衡發展,不會讓榮譽集中到一個人身上!自由發展、競爭均衡的工作環境,也讓老師們保持了最原始的教育熱忱!
據說,北師大的老師都是這樣一群人:
秋季剛開學,范黎老師在樓梯滑倒腰部受傷,但她忍著疼痛堅持上完了一整堂課,才到醫院就診。
到了醫院,核磁報告顯示,范黎老師第12節胸椎壓迫性骨折,需馬上住院治療。
連醫生都很驚訝,是什么力量支撐一個腰部骨折的女子站著給學生上完一節課的?
范黎卻說:“老師是沒有資格生病的,尤其是高三老師!”
這就是北師大實驗,從上到下,老師們時時拼,處處拼!
版權歸成都名校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
報料電話:18280222322 陳金霞